2016/04/27

【閒聊】Impetvs〈進擊〉

 (大象,一個迷人又可怕的兵種。雖然我不是兄弟象迷,但我很愛大象~XD。本文圖片,均來自IMPETVS規則書截圖。)

之前被香港朋友朱Sir的DBMM給燃到後,現在,我對15mm模型的興趣還頗高。除了適合我這種上色不怎麼樣的人外,另外,小歸小,一些細節其實還是看得到。

於是,輾轉想起之前跟好友安卓在聊的『Impetvs(進擊)』,事實上,這個比DBMM還早知道,只是我那時候興趣不大,主力沒放上面就是。

然後,一度擔心:會不會各族的能力大同小異?

在經過購入軍事書後,發現有不同。除了不同時代、國家的軍隊配置不同,能力也不盡然一樣。

這下子,就讓我回復了信心。在DBMM即將改版且買不到規則之餘,就毅然決然轉換到Impetvs上去。

 (這是28mm,亞歷山大時期的軍團。細節很棒,模型也是很大。但要弄成這樣,除了時間與心力外,銀彈也要不少就是。)

 (這是安卓在玩的6mm,東西很小很小,但排出來的氣勢很驚人。上色很快速方便外,經費也省很多。)

(這是我想玩的15mm,介於兩者之間,當然,優缺點也是。不過,既然要玩,就選自己喜歡的比例,畢竟,這是要蒐藏的。^_^)

(一樣是15mm,有上色後,感覺也是滿好看的。)

(既然要玩這種歷史微縮戰棋,我選擇的是有大象兵種的迦太基。但迦太基的資料實在有點難找,我找了很久。最後,『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』原來,"他"一直都在,只是我沒翻到那一頁......XD)

【軍隊表字母意義】
●M(Movement):移動力。移動單位為U(如果是6/10/15mm比例,1U=1CM;如果是20/28mm比例,1U=2CM)

●VBU(Basic Unit Value):基本單位數值。表示士氣、攻防能力。降到0,就會潰逃。

●I(Impetus Bonus):進擊加成。如果是0,無法主動去與敵人接戰。

●D(Discipline):紀律。分成A、B、C三種紀律等級。

●VD(Demoralisation Value):部隊價值。遊戲結束時,計算勝利分數用。

●Pts(Points):花費分數。建置軍隊時候使用。

●Notes:附註。會註明攜帶的射擊武器、是否為浮躁部隊。

【感想】
1.『Impetvs』是一個歷史微縮戰棋遊戲,玩家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廠牌模型,套用相同規則,在桌上進行大規模的軍團作戰。模型比例從28/25mm、20mm(1/72)、15/10/6mm都有,除了大小不同,另外就是底板有差異。只要雙方講好就可以,再不然,就是只用底板,飛機木裁一裁,就可以玩了。雖然比較沒fu,但也不失一個省錢又可以學規則的好方法。

2.雖然不敢說精,但玩過的遊戲與種類還算不少。除了骰子控,我也是規則控。個人比較在意的點在於:不希望是那種Your turn,My turn這種。雖然打combo很爽,但你會有一半的時間在發呆,互動性其實只有一半。

還好,得到的解答,令我很滿意,解開了關鍵之處,就可以盡情的投入了。

至於遊戲本身,就有如其介紹:
IMPETVS is an extremely flexible system that allows you to recreate more than 3,000 years of military history: Egyptians, Spartans, Romans, Crusaders, Teutonic Knights and Samurai are only a few of the armies that you can build and command on the wargames table.

非常的靈活且有彈性,讓你在3000年的歷史中,挑選你喜愛的國家、勢力,去組成你喜愛的軍隊。

在一套完整的架構下,各個勢力仍保有自己的特色。

因此,想要知道羅馬與中國漢朝到底誰強,這種張飛打岳飛的戲碼,就可以在IMPETVS中重現。

雖然,IMPETVS不如科幻或奇幻那樣的天馬行空,但也因為它有其歷史背景,所以在設定上,反而不會過於誇張,而導致失衡。

這也就是我喜歡的原因。^_^

2016/04/26

【戰報】CCA:Crimissos River – 341 BC

  (這是CCA的第二場,我預計將整個劇本跑完,並且從頭到尾都是用迦太基。對手一樣是程樊。而這個劇本,對迦太基來講,還滿慘烈的......本文圖片,均來自:Vassal截圖。)

跟程樊的第三場大戰即將來臨,為了怕自己忘記,趕緊調出Vlog,把上一場的戰報補完。

這個劇本,之前有玩過,迦太基因為隔著一條河流,戰力被切割很嚴重。中央的兩支輔助步兵落單,不先解救他們,2分會先丟。至於左翼,雖然與右翼連結不上,但兩支重步兵+重戰車壓陣,敘拉古也不敢貿然推進。於是,戰爭就這麼展開,一樣搶5分,敘拉古先攻。

以下,就是該場戰報。(為了方便閱讀,一律由下方敘拉古的視角去敘述。)

 (果不其然,敘拉古開場就抓中央的兩支輔助步兵先攻擊,如果能夠切斷,迦太基就左右兩翼被分開,戰力無法連貫。)

 (為了解救中央的危機,左右兩翼同時進擊。一方便把左翼的重戰車放後面,免得被抓;同時,將右翼的中步兵與輕步兵壓前,但受限於河流地形,一進入就得停。)

 (敘拉古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契機,一口氣將三支重步兵壓前,給予迦太基方很大的壓力。)

 (迦太基輕步兵靠著優異的迴避與移動力,跟指揮官部隊會合,準備以左翼為攻擊的起點。)

 (中央的敘拉古指揮官,率領重步兵突擊;另一個指揮官,則帶領另外兩支重步兵回防左翼,準備迎擊迦太基的攻擊。)

(重步兵的威力,真的很可怕,迦太基的輕步兵,就差一點點被一擊必殺。XD)

(我沒有特定的棋風,但既然敘拉古的指揮官都來了,即使2分可能會掉,說什麼也要迎擊一下。不過,如果是比賽的話,可能要仔細想想,或許逃掉,會是個比較好的選擇?)

(喔喔!一擊不成,被敘拉古重步兵反擊,代價是很痛的......XD)

(但是,就跟魔物獵人的雙刀流一樣,既然要拚,就不能手軟。結果,敘拉古的指揮官,運氣不好,又再次陣亡,賺到第1分......XD)

(指揮官陣亡,但敘拉古的重步兵仍在,5顆骰下去,另一隊也就掰掰了。這樣到底好還是不好,見仁見智,但就戰果來講,是我可以接受的範圍。)

(敘拉古立刻回擊,馬上斷了過於那支過於深入、迦太基輕步兵的退路。不過,我也是在這個時候搞懂。畢竟CCA的撤退路線,跟Battlelore不一樣,搞錯,還滿糗的......XD)

(結束了中央的戰鬥。左翼的迦太基與敘拉古開始交戰!)

(敘拉古的中騎兵、重步兵一口氣壓上,有種『山雨欲來風滿樓』的感覺......)

(敘拉古先用輔助步兵削弱迦太基聖典團的力量,我因為走位不佳,聖典團無路可退。但反擊後,也把敘拉古的輔助步兵拿下。雙方戰成2:2。)

(重步兵很可怕!重步兵很可怕!重步兵很可怕!聖典團被滅,敘拉古趁勝追擊,配合中騎兵,準備狙殺迦太基的指揮官重步兵隊。)

(獲得喘息的迦太基重步兵,憑藉著最後一絲力量,開始反推。此時,後方的重戰車也壓上,準備拿下敘拉古的重步兵與中騎兵。但,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,丟出三個旗幟是做啥啦?XD)

(讓敘拉古指揮官逃去,但剩下的這支中騎兵就沒那麼好運。雖然他可以迴避所有步兵,但還是被迦太基的重步兵,成功擊殺。)

(敘拉古指揮官重整旗鼓,右翼的輕步兵推向前,指揮官則往後再撤退一格,遠離重戰車的威脅範圍。)

(經過盤算,迦太基指揮官做出孤注一擲的決定:突進!如果能夠一口氣拿下左翼的兩支重步兵,勝利就會這樣到手!只是,重戰車雖然移動力不錯,但戰鬥力上還是略遜重步兵,就差那麼一點點......)

(只剩下1滴血的敘拉古重步兵反擊,迦太基的重戰車,就這樣沒了。還好,指揮官逃脫成功......。迦太基3:4敘拉古,遊戲結束的時間到了......)

(第4分既然已經拿到,那第5分,當然就是中央那支輕步兵啦!被敘拉古重步兵5顆骰攻擊下,就這樣領便當去了......)

【覆盤】
整場下來,迦太基方有幾個決策明顯失誤。例如:中央的輕步兵過於深入,撤退路線沒搞清楚。

但大致上,我想打的戰術有呈現出來。雖然右翼有很多單位,但一開始就打算放著不理。

現在想想,雖然河流對攻擊輸出有所限制(最多2顆),但相反的,對於防守,也是有利(因為對方也只能丟2顆)。這邊可以再想想,或許,結果會不一樣。

但還有個地方,其實可以做得比上面想像的更好。那就是左翼與敘拉古的戰鬥。因為如果是比賽,會雙方輪流玩對方的軍隊,然後將分數加起來,即為最後的得分(因為這是歷史戰棋,本來就有不對等的存在。但對於競賽來講,交換玩,比總分,才是公平與合理的設計。)

所以,如果我當時再細膩些,分數就會是4:5,而非3:5了。

(這是當時候的狀況。)

(這是原本我的打法,指揮官與重步兵分開,加入移動力高的重戰車,然後重步兵撤退。會這樣做,是因為很怕那張先攻牌,實在很可怕。但仔細想想,重戰車也才2滴血,對方又是重步兵,其實好像沒啥差別。)

(歷史無法重演,但戰棋可以。所以,如果我讓重步兵不動,讓另一支輕步兵過來幫忙。以當時3:3的狀況,即使丟分,也還可以追回。先削弱滿血的敘拉古重步兵,再用重戰車決勝、追擊最後那支1滴血的重步兵,還是有機會贏。)

(實測結果,輕步兵果然去領便當了,但有幫到。只是,重戰車+指揮官的組合,也太不給力了,再多一個劍,我就拿到第4分了說......)

(就這樣,剩下2支各1滴血的敘拉古重步兵。這時候,還是有機會,就是抓指揮官那支重步兵。擊殺沒問題,關鍵在指揮官會不會被逃掉......)

(哈!被指揮官給逃掉。其實逃得掉啦,1/6的機會擊殺而已。接下來輪到敘拉古進攻,結局還是一樣。但4:5,甚至獲勝,其實是可能的。)

【感想】
1.我很喜歡CCA(對,上次講過。XD),除了兵種豐富、迷人的歷史背景,另外就是會有指揮官帶兵衝鋒陷陣、英勇殺敵的感覺。只是,我做得不夠細膩,雖然程樊會覺得我這種打法很"粗糙",不是「先削弱、累積、一口氣爆發」的穩扎穩打法,但其實我的每一個決策,都是有經過思考的。只是風格比較直覺、隨興。

如果要用比喻,程樊比較像籃球比賽,半場系統作戰,我比較偏愛跑轟。誰的節奏被拉走,誰就有輸的可能。我知道自己不擅長策略遊戲,但論戰鬥,我可是有不輸給人的自信。^_^

2.感謝Vassal具有記錄的功能,讓我在打完後,還能夠檢視整個過程,並做成戰報。每次覆盤,都會有一些收穫。勝敗我是看得滿淡的,體驗遊戲的樂趣,過程全力以赴,對我來講,那樣就夠了。^^

期待下一場的到來,也希望能在今年,把CCA的基本盒內的劇本打完,然後,就可以買擴充了......XD

《您可能有興趣的連結》
【戰報】久違了,CCA:THE BATTLE OF AKRAGAS – 406 BC

2016/04/15

【戰報】GJ32:關原大作戰

(GJ,Game Journal,日本的圖板戰棋雜誌,是最近踏入的新領域。而GJ32這一期,收錄了兩種不同玩法的關原之戰:関ヶ原大作戦/入札級関ヶ原。圖片來源:Google。)

其實,原本最近我是要玩「歐洲模擬卡車2,Euro Truck Simulator 2」的,但,剛好先後與程樊玩了CCA,接著又跟好友Mike學了這款關原大作戰。結果,卡車重新安裝完,還沒有機會開到。想一想,自己都覺得很有趣。

不過,有朋友肯一起在線上玩圖板戰棋,當然還是優先選擇。畢竟,開卡車,隨時都可以開~XD

這款GJ32的關原大作戰,算是該雜誌裡面的其中一款遊戲。遊戲的玩法、規則等,可以參考Mike這篇:GJ#32 関ヶ原大戦 (vassal)

2016/04/11

【戰報】久違了,CCA:THE BATTLE OF AKRAGAS – 406 BC

(久違的CCA,從第一戰:THE BATTLE OF AKRAGAS – 406 BC,重新打起。我是上方的迦太基,而棋友程樊,則是下方的羅馬軍團。本文圖片,均來自Vassal截圖。)

最近因為想要入門DBMM(De Bellis Magistrorum Militum)的關係,選了布匿戰爭中迦太基為起點,因為迦太基軍團編制的資料很少,於是,開始做起了功課。

先是玩起"偷偷握"(Total War)的Roman,之後是再次與CCA相聚(我還滿喜歡這個遊戲的),也順便研究SPQR(SPQR是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的縮寫,意思是「元老院與羅馬人民」。我是因為偷偷握的關係,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啊~)。

以下,就是該次戰役的簡單戰報。

感謝Fraser的指導,這時期的羅馬,其實並不是羅馬,而是希臘城邦的敘拉古(看起來真的很像羅馬軍團....XD)

[前期]
在劇本1中,羅馬手牌有6張,迦太基手牌有5張,羅馬先攻。

程樊雖然有三隊羅馬重步兵,但也是採與穩扎穩打戰術,用輕裝單位,不斷的騷擾、射擊。


(羅馬中央有重步兵壓陣,兩翼有輕裝步兵騷擾,就陣容與戰術來說,都比起迦太基好用多了。迦太基雖然有兩支重裝戰車,但血量少,如果打錯目標,下一回合應該就不見了......)

(圖版戰棋的魅力,就在於你可以不用比拚生死,就去重新演繹當時的戰況,同時嘗試各種可能,修正錯誤,累積下一場的經驗。我的重裝戰車,因打錯目標,被輕裝單位給迴避了,導致過於突入,結果......)

由於在這個劇本裡,迦太基是比較弱的一方,因此,前期我不敢貿然推進,一直在尋找好機會,並且試圖用重裝戰車與輕騎兵去獵捕,但都無功而返,反被打掉一隊重裝戰車,損失有點大。


 (獵物上門,只有2滴血的重裝戰車,就這樣被羅馬的輕騎兵給補獲了......XD)

 (First Blood!羅馬率先獲得1分。失去重戰車的迦太基,右翼火力明顯不足,只好靠調度,排列陣型。)

★戰況:羅馬[1:0]迦太基

[中期]
因為兩邊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,程樊決定出招,將重步兵群往前推進。但儘管推進,重步兵群仍待在迦太基弓箭射不到的安全範圍,等待那決戰那一刻。

由於我手中以中路牌居多,加上主力在右翼與中央,於是,打出了「移動-射擊-移動(Move-Fire-Move)」,虛晃一招,把左翼通通調去中央,準備集中火力。但面對羅馬強大的重步兵,迦太基前方都是輕裝單位,這樣的部屬,其實很不利。


(迦太基因為手牌關係,決定放棄左翼,把單位集中到中路。這張打帶跑的「移動-射擊-移動(Move-Fire-Move)」,就還滿好用的。)


(通通集中到中路,準備面對羅馬重步兵。但後來發現,這樣其實反而不妥,前面都是輕裝單位,造成後面的中裝步兵無法出擊,自己又被卡住退路,反而會被羅馬重步兵打好玩的。)

(羅馬專挑指揮官所在的單位射擊,所謂擒賊先擒王,這招用在這裡,還真是痛啊!)

(這張Line Command相當的強力,尤其羅馬一群單位密集在一起,一下子就整個壓上前。下次如果看到羅馬方把部隊集中成橫列時,就要注意可能這張在他手上......XD)


(老樣子,羅馬輕裝單位先用射擊招呼迦太基。被這些輕裝單位弄得好煩啊......XD)

迫於無奈,迦太基只好將「遮天蔽日(Darken the Sky)」提前用掉,但效果還不錯,有抓到一支羅馬輕騎兵。

 (雖然知道這些是餌,羅馬重步兵虎視眈眈在後,但能不打嗎?所以,面對羅馬的戰意,身為對手的迦太基,當然得回應一下囉!)

 (只是,走位時,還是得避開那個"虎口",免得等一下羅馬重步兵整坨圍上來,那可不是好玩的......XD)

 (輕裝單位的缺點,就是火力比較薄弱,但優點就是擾敵很強,此外,還可以迴避,做出陷阱。這一仗,學到了怎麼運用。但,是被人家運用,而不是我用......XXD)

(其實,我一直很好奇,羅馬重步兵怎麼不衝上來?但後來再看了規則,除了戰士單位,其他單位想要有「趁勢推進」的效果與「額外攻擊」,必須有指揮官押陣才行。因此,中路偏左的重步兵沒有指揮官帶領下,當然不會貿然前進,從這邊就可以看得出程樊的老經驗。^_^)


 (一陣箭雨後,迦太基指揮官Mago所帶領的重步兵,只剩下1滴血。這時候讓我很猶豫,但如果我不採取進攻,可能會兵敗如山倒,所以,只好提前打出「遮天蔽日(Darken the Sky)」,抓到了羅馬左翼的輕騎兵。算是替迦太基的重裝戰車討回了公道......XD)

★戰況:羅馬[1:1]迦太基

[後期]
決戰時刻到來,羅馬發動總攻,打出了「我是斯巴達克斯(I Am Spartacus
)」,先是用抓掉了迦太基左翼的重裝步兵,讓指揮官Mago撤退,接著中路由羅馬指揮官Dionysius帶領一支中裝騎兵,一路殺進去,先後抓掉兩支迦太基的輕裝步兵與輔助步兵,接著突入刺殺迦太基指揮官Himilco,迦太基面臨最大危機。

(總攻的時刻到了,大喊了「我是斯巴達克斯(I Am Spartacus
)」後,羅馬開始突進!)

 (迦太基重步兵被滅,指揮官Mago撤退。)

 (血量剩下1的輔助步兵,哪裡擋得住羅馬指揮官Dionysius所帶領的中裝騎兵......)

 (滅了迦太基的輔助步兵,下一個目標就是血量2的輕裝步兵,一樣被Dionysius的中裝騎兵給輾壓過去......)

 (既然喊出了我是斯巴達克斯,要拚就要拚大。羅馬指揮官Dionysius率領中裝騎兵,直接刺殺迦太基指揮官Himilco。但後來查了規則,其實這個地方玩錯,最多只會額外攻擊1次,但騎兵可以趁勢推進2次導是沒問題。)

★戰況:羅馬[4:1]迦太基

沒想到,迦太基指揮官Himilco與輔助步兵挺住,並且反擊,先是擊殺了入侵的中裝騎兵,緊接著羅馬指揮官Dionysius也因為體力消耗過大,無力撤退,一起被消滅。

 (迦太基指揮官Himilco挺住了攻擊,並且強力反擊,擊殺了羅馬的中裝騎兵。)

 (羅馬指揮官Dionysius因為太操了,腿軟,來不及撤退,加上深入敵陣,就這樣領便當去了......XD)

★戰況:羅馬[4:3]迦太基

戰場上就是這樣詭譎多變,當氣勢一轉,機會來臨時,就考驗著指揮官會不會把握這勝利的契機。

原本迦太基可能會慘敗,但因為羅馬指揮官Dionysius與中裝騎兵的陣亡,讓比數拉回3:4。

看了一下場上的狀況,迦太基有機會獲勝。

(挺過一輪狂風暴雨般的攻勢後,迦太基獲得喘息與勝利的契機......)

於是,「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」,扣住很久的「反擊(Counter Attack)」,決定複製剛剛的「我是斯巴達克斯(I Am Spartacus)」,先抓掉了羅馬左翼的輔助步兵後,另一支迦太基輔助步兵因為失去原先的攻擊目標,就找了血量剩下最少的羅馬弓箭手射擊......

(反擊!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。我也是斯巴達克斯!XXXD)

(羅馬左翼那支輔助步兵,迦太基是可以穩穩拿下的。至於中路,則需要一點部署。但迦太基指揮官Himilco那樣的走法,其實很危險。事後證明,迦太基運氣好,不然就被逆轉回去了......)

沒想到,居然運氣這麼好,出現兩個旗幟,讓羅馬弓箭手潰逃,得到了第5分......

(迦太基輔助步兵神奇的一射!)

[結果]
羅馬[4:5]迦太基,迦太基,勝。
(迦太基僥倖獲勝。很好玩,除了複習,又學到了很多東西~感謝程樊!^_^)

[感想]
1.之前跟朋友們在聊,仔細想了一下,我對於圖板戰棋的喜愛,扣除奇幻與科幻,比較鍾情的,有四個:古代/希臘羅馬(Ancient)、拿破崙時代(Napoleonic)、二戰(World War II)與現代戰爭(Modern Warfare)。離精熟還很遠,卻有一直在接觸,高度熱忱。CCA的背景,正是古代的第一、二次「布匿戰爭」時期,之前雖然有玩過,但當時的咖不多,也沒有像現在使用網路頻繁,所以玩過幾次後,就這樣把第一盒CCA給脫手。事後頗為後悔,於是,又買了新的回來。經過這一戰,真的覺得收了很值得。

2.CCA雖然是木塊,但跟哥倫比亞那種又不同,純粹只是一個指示物,貼紙雙面,方便立起來時,雙方都看得到對方的兵種與部署,而所謂的「戰爭迷霧」則是透過手牌來完成;哥倫比亞的「戰爭迷霧」,則因為木塊貼紙只貼一面,所以,你會知道那邊有一坨單位,但到底是啥,要等接觸時才會知道。

CCA的木塊呈現方式,我比較喜歡。昂然直立於戰場上,多有氣勢;而哥倫比亞木塊翻轉,雖然我現在能接受了,但還是會覺得好笑:一隻大象在跳地板動作......

3.這場我跟程樊兩個都算是在複習,但可以感覺得程樊的經驗比我豐富很多,有2/3的時間,我的迦太基是被壓著打的。在這過程,也發現了自己在走位上的一些缺點與問題。原本以為,就這樣慘敗收場,沒想到,中路戲劇性的變化,讓氣勢轉到了我這邊。既然有獲勝的契機,我就得好好把握住。只是,沒想到,最後居然是那樣獲勝的......XD

4.事後在覆盤時,其實程樊是有機會再次逆轉的。因為我中路指揮官Himilco所帶領的輔助步兵剩下1滴血,程樊扣有「先攻(First Strike)」,如果我結算次序錯誤,那麼這第5分會是他先拿到。而我則是因為想要先穩穩拿下第4分,所以選擇先打羅馬的左翼,才會出現那樣戲劇性的結果。

因此,下次如果再遇到這樣的狀況,中路應該是要派另一支單位過去,除了滿血,也能夠幫指揮官擋住一波攻勢。

只是,面對羅馬重步兵所在的中路,我那一波沒打下,其實也不會有下一波了......

5.雖然CCA比起一些圖板戰棋,沒那麼嚴謹,手牌與骰子兩大不確定因素干擾著計劃,但這是我很喜愛的原因。本來很多事情就沒有一定會照你的計劃去走。所以,我很不喜歡純策略的遊戲,認真去看,其實失真,因為,天意如此,豈是你我所能掌握?

指揮官能夠做的,就是掌握當下的局勢,做出"較好而非最好"的判斷與抉擇(讓我想起楊威利與萊茵哈特,前者是利用有限資源,創造各種可能;後者則是萬事俱備,做出最佳決定。但現實的人生,有可能如此事事如意嗎?所以,我喜歡楊威利~^_^)。

最後的結果,運氣不錯是真的,但該拿下的,也都在規劃內(扣除那張「先攻」沒有算到)。至於輸贏,我很討厭都歸因於骰子或手牌,等於把玩家的努力給抹煞了……

Anyway,我喜歡CCA,讓我可以很爽快的戰鬥一場。策略有、戰術有、不確定性有,考驗著指揮官的臨場調度與解讀能力。

當然,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,當你盡了全力,輸了,又何妨?^_^